巧用成语故事丰富历史课堂
摘要:在历史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典故,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,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。文章作者结合教学实践,总结自己初中历史教学中巧用成语故事的一些做法,以供大家借鉴。
关键词:成语故事;兴趣;历史课堂;道德情操
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,成语是历史的积淀,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历史故事。源自历史事件的成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:一种情况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,如“对症下药”是东汉的神医华佗为两个人治病,那两人病情相似,但华佗针对不同的病因分别开出了泻药和发汗的药;另一种情况是截取或改易记载某一历史事件的著名文句而成为成语,如“挥汗如雨”就是直接从晏子所说的“齐之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如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”截取而来的。历史课程是一门融思考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。为了使学生对历史课堂有浓厚的兴趣,愉悦地接受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,笔者在历史课教学中从成语故事入手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一、巧用成语故事导入课堂,激发学生求知欲望
以中国古代史为例,从秦汉三国、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,伴随着朝代更迭、国家兴亡,产生了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及成语故事。为了学生把历史事件记得更清楚、更深刻,笔者的做法是从成语故事入手,趣味导入。一学期分章节让学生在课本上标记成语,如战国:围魏救赵(孙膑)、退避三舍(重耳)、负荆请罪(廉颇)、纸上谈兵(赵括)、一鼓作气(曹刿)、讳疾忌医(蔡桓公)、杀妻求将(吴起)、高山流水(俞伯牙、钟子期);秦代:一字千金(吕不韦)、指鹿为马(赵高)、焚书坑儒(秦始皇)、图穷匕见(荆轲);汉代:一饭千金(韩信)、四面楚歌(项羽)、约法三章(刘邦)、孺子可教(张良)、背水一战(韩信)、破釜沉舟(项羽)、手不释卷(刘秀)、金屋藏娇(刘彻)、暗度陈仓(韩信)、十面埋伏(项羽)、投笔从戎(班超)、马革裹尸(马援)、多多益善(韩信)、老当益壮(马援)、萧规曹随(萧何、曹参)、无颜见江东父老(项羽);三国:鞠躬尽瘁(诸葛亮)、三顾茅庐(刘备)、煮豆燃萁(曹植)、刮目相看(吕蒙)、初出茅庐(诸葛亮)、乐不思蜀(刘禅)、七步成诗(曹植)、言过其实(马谡)、七擒七纵(诸葛亮)、宝刀不老(黄忠)、才高八斗(曹植)、一身是胆(赵云)、封金挂印(关羽)、单刀赴会(关羽)、望梅止渴(曹操)、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(周瑜、诸葛亮);晋代:入木三分(王羲之)、闻鸡起舞(祖逖)、东山再起(谢安)、洛阳纸贵(左思)、草木皆兵(苻坚)、凿壁偷光(匡衡)、狗尾续貂(司马伦);南北朝:画龙点睛(张僧繇)、江郎才尽(江淹);宋代:精忠报国(岳飞)、东窗事发(秦桧)、胸有成竹(文与可);等等。上课前由学生先讲成语故事,教师适当地补充说明,渲染气氛,制造悬念,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。
二、活用成语深化课堂,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
历史教师不能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,要积累丰富的`学科和跨学科知识,还要注意丰富的新教学方法,思行合一、与时俱进。
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,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,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穿插成语故事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。例如,学习成语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“苟富贵勿相忘”“鸿鹄之志”“篝火狐鸣”等,给学生更加生动地展现了陈胜、吴广起义的背景、原因、过程等内容。通过学习成语“楚河汉界”“四面楚歌”,学生了解:“秦末楚汉争霸”,楚军由强势到弱势,被迫“中分天下,割鸿沟以西为汉,以东为楚”,后来刘邦听從张良和陈平的规劝,趁项羽衰弱的时候,和韩信、彭越、刘贾会合追击项羽部队,布置重兵,把项羽围在垓下。夜晚项羽听见四面唱起楚歌而丧失了斗志后自杀,楚汉战争结束。如此,学生对刘邦统一天下的历史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阐释和记忆。
三、善用成语启迪思维,培养学生高尚情操
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有知识目标、能力目标,还要有情感目标。一堂好的历史课,既可以使学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使命感,“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”的爱国忧民情怀,也可以从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人物身上懂得如何为人处事,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善和充实。如学习“儒家思想”一节,学生可以从《论语》中产生的成语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择善而从”“三人行必有我师”中学到如何与他人相处,如何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;从成语“卧薪尝胆”中,学到了越王勾践励精图治、坚韧顽强的意志;从成语“悬梁刺股”“囊萤映雪”中学会如何刻苦勤奋努力;从成语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的典故中,学会如何在残酷的环境中保持自己高尚廉洁的气节。
总之,一堂好的历史课可以有多种教法,如口诀记忆年代法、图片具体形象法、史料补充完整法等,运用成语故事丰富历史课堂内容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,将此方法用活、用好、用得恰到好处,会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sucai/chengyudaquan/2021-09-17 081818/481560.html